在我開始進入到正題之前先來聊一件事。依全球ETF大幅成長的規模而且市面上相關的書籍也是
一本接一本的出,我以為一般投資人應該都認識ETF這個投資工具。然而,我身邊有投資基金的有投
資股票的,但就是沒有人持有ETF,尤其是美國市場的ETF。在我的市調當中只有一位投資Vanguard
S&P 500的指數型基金,那就是我在美國工作的妹妹。
妹妹今年回台灣的時候,我問了她401K的組合與績效。401K是美國千百萬勞工的主要退休計畫,裡
面有美國龍頭卷商和基金公司推出的各種不同星級的投資工具,簡單來說她帳戶中的標普500只佔
了25%的配置,帳戶績效雖然是正數然而卻連台灣的0050都比不過。
標普500只佔25%的配置說明了她考慮到風險的分散。但就拿道瓊30來說裡幾乎都是個產業的龍
頭老大,標普500則是美國上萬家公司的前500強,選擇這些指數基金就已經做到風險分散何況這是
一個強者的集合。這十年是股市的大多頭,S&P500交出了10.4%的平均報酬率,如果她投資前有做
好功課就能參與到這十年美國市場的成長。
成功是你願意為了一件事犧牲到什麼地步?
前陣子和一群朋友去台東玩,晚上大家圍在餐桌邊品酌談天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覺得退休金要存多少才夠?」沒有一個人回答出這個問題。
人生的樣子就是每天習慣的總和,我以為退休的需求是基於扎實的計畫,而不是日複一日的習慣裡
。退休計畫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儲蓄足夠的金錢是每個人的困境,問題是你為自己的困境
做了多少的努力?刷刷手機,看電視,這些習慣會成為你無法承擔的錯誤,因為你沒有讓時間站在你
這一邊。
若是你對退休還抱有夢想,或是想打造勞動生產力以外的現金流,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如何明智的
投資,意思是你必須學習拋開生活上的制約。
吃好料的還是買書?
打開螢幕還是翻開書頁?
擔心海外投資資金如何回流但是有沒有花時間先看完相關的書籍?
好好過生活的意思是你必須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不同階段的人生重要的事會有優先次序的不同但
相同重要的是要讓時間站在你這邊,因為那是你最大的本錢。ETF對投資人來說已經是非常簡單的
投資工具,看完關於ETF三本書是非常基本的要求。畢竟你要解決的人生困境叫做天下沒有白吃的
午餐。
ETF的年度報酬率?
資料來源:Berkshire Hathaway Inc
台灣是一個內需市場較小且高度依賴外貿的淺碟型市場,之前在台東吃到了此生覺得最好吃的花生糖
,一份帶著焦糖味的花生糖。我吃的時候在想如果這間花生糖開在美國的某一州也許它可以成為
See's Candies ,這家台東花生糖厲害程度明明不輸See's Candies 但卻無法鋪貨出口到國際市場也
不可能被波克夏收購,美國隊長在世界經濟市場裡是扮演一個龍頭的角色而且法制較健全透明,對以
ETF為長期投資的小散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從1965年到2017年標普500的年化報酬率是9.9%。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任何投資最終都將回到它的
歷史平均合理範圍,但是我會將報酬率9.9%下修到8%因為我認為在如此長時間的投資裡「低估」報
酬率可以讓投資計畫比較安全。
依1111人力銀行調查,大部分上班族認為要存1617萬才敢退休。
假設這20年你每年投資32萬,平均每年報酬率是8%的話,那麼20年過後你總共可以拿到16,135,334
元。
假設這30年你每年投資14萬,平均每年報酬率是8%的話,那麼30年過後你總共可以拿到17,268,421
元。
所以設定合理的預期報酬率加上穩定有耐心的投資,1617萬的退休計畫並非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謂年度報酬率是指當年度的漲幅加上配息嗎?
所謂年度報酬率是指當年度的漲幅並不含配息,道瓊和標普的股利水準大約是2-3%之間,而且美股股
如果是長期持有一直沒有賣出,沒有賺到價差只有股息實際報酬率是不是就不高?
如果一直長期持有美股ETF賺到的是年化報酬率及複利。想要透過ETF賺價差的話可以使用台灣
的0050,想要賺股息報酬率的話是屬於存股法的投資策略。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也是三種不同的策
略,如果要三管齊下意思是要打敗大盤,但投資人要想想當你忙到只剩應付今天精力要如何才能打敗
大盤?附帶一提,巴菲特的遺產規劃是90%投資S&P500指數基金(prefer Vanguard)10%投資短期政
府公債。
所謂年報酬率8%以上是指要在每年合適的時機點做一波賣出,然後在尋找機會買回?
因為沒有贖回,終究是紙上富貴不是嗎?
所謂年報酬率8%以上是禁止在股市裡殺盡殺出,Buy and Hold為紀律歷經股市高低點震盪後得到的
平均年報酬率。ETF沒有賣出的話當然是名目資產,如果投資人喜歡現金流的感覺也許存股會更適合
自己。但存股法屬於主動投資人的範疇,要考慮的是第一績效不一定能打敗大盤,第二下班後會很累,
第三它並不適合定期定額這種傻瓜投資法。
所以長期持有ETF是不是指在每次賣出賺取價差的時候並不全部出清留下一部分再持續
加碼? 還是真的是完全不用賣出停損?
定期定額投資S&P500指數基金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用學習停損,而且追平大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以下績效以VOO為例)
2017年的年報酬是21.77%請問你打敗了嗎?
2016年的年報酬12.17%請問你打敗了嗎?
2015年的年報酬1.31%請問你打敗了嗎?
任何一位投資人都應該檢視自己的過往成績,看看自己有沒有打敗標普500,如果沒有不就是在窮
忙?正因大盤很難打敗所以波克夏年報每年的第一頁就是比較自己與S&P500的績效。
2017 21.9% (波克夏) 21.8%(標普)
2016 23.4% (波克夏) 12%(標普)
2015 -12.5%(波克夏) 1.4%(標普)
2014 27% (波克夏) 13.7%(標普)
2013 32.7%(波克夏) 32.4%(標普)
以三年來看,波克夏的表現是10.93%而標普是11.73%,巴菲特打敗標普了嗎?No
以五年來看,波克夏的表現是18.5%而標普是16.26%,巴菲特打敗標普了嗎?Yes
打敗大盤是波克夏的目標也是所有基金操盤手的目標,而90%的共同基金是無法打敗大盤的。
投資ETF的三大原則是?
投資ETF很簡單但卻不能過於簡單,以下的三個原則是使用指數型ETF為核心配置的投資人要學習的
事:
1.開源節流,轉彎加速
致富的秘方不在於「快速」,而在「合理的報酬率」與「複利」若想快點到達投資的終點唯一的方法
是在股災時加碼部位,這部分與資金控管有關也是投資人需要花時間好好思考的地方。
2.Buy and Hold,禁止殺進殺出
買了它然後忘了它,投資很難的是對付自己的心性或者說性格,性格與完整扎實的準備工作決定了投
資人的績效,利用智慧條件單對於喜歡頻繁進出的投資人應該有幫助,而且人生明明就很忙忘了它很
難嗎?
3.資產配置,找出最適合自己股債比例
如果一開始的部位不大我認為不用配置,好比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1年下來也不過12萬,如果在初期資
金規模較小的時候作股債配置只是拖累速度。但投資到了中後期加入股債的資產配置有助於度過震
盪,其實也可以直接用巴菲特9:1的股債比,不過前提是手邊有生活週轉費用以及抱股的信心。
好了,今天ETF的Q&A就到這裡!
我覺得我妹妹太幸運了,她完全做到買了它然後忘掉它,忘到連投資組合是什麼都說不清楚。但努力
工作、傻傻存股長抱的結果不應該是低於大盤的績效。太多投資人忙著過日子卻沒有花點心思去
計算自己的投資組合對長期財富會產生什麼毀滅性的影響。
她回國後,只花5分鐘在電腦上勾一勾,於是她的退休樂活人生就有了。人之所以會窮是因為腦袋窮,
避開窮腦袋就從投資自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