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上有句話:「新手死在山頂上,老手死在半山腰,退潮以後還留下來的是高
手」。而我所認為的高手大概要經過二次空頭的洗禮,也就是已經經歷過2000年的
網路泡沫與2008年的金融風暴,因為多頭時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然而能經得起
空頭考驗的方法才是持盈保泰之道。
全球股市自2008年11月21日的低點3955點起漲至今已經持續9年,很多股票的本益
比都已被追逐到很高。我曾在書上看過一位資深投資作家寫到「當股市大多頭尾
聲時,財經投資類書籍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然而真正崩盤的之後,投資類書籍
彷彿進入緘默期」。我最近剛在一本財經雜誌上看到一位投資經歷僅6年的所謂贏
家準備出書,很多已經出過一本的作者也正準備出第二本。
再來,依艾略特波浪理論台股已經進入第五波末升段,就算不是最高點也是相對高點。
黑天鵝何時會來沒有人會知道,但投資的本質在於「低買高賣」,耐性本就是屬於投
資紀律的一環。
▲如果你從大盤高檔區開始扣款
來看一下VOO和QQQ,前者追蹤標普500指數後者則是複製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
與道瓊30長期來看績效其實很相近,所以這二檔ETF代表性已經非常足夠。
以2008年為例:
VOO年度績效是-37%
QQQ年度績效是-41.68%
當你08年進場扣款遇上大賠之後,要大賺多少才能補足損失呢?
VOO負報酬37%打平所需的正報酬大約是58%左右。
資料來源:firstrade
VOO年度績效:
2009年/26.49%
2010年/14.95%
2011年/2.09%
如果投資人從08年高檔開始扣款4年的賬戶績效是-14.47%。
資料來源:firstrade
QQQ負報酬41.68%打平所需的正報酬大約是71%左右。
QQQ年度績效:
2009年/54.45%
2010年/19.89%
2011年/2.11%
如果投資人從08年高檔開始扣款4年的賬戶績效是5.45%。
結論:
如果投資人自大盤高檔區進入股市後遇到股災可能需要3-4年來恢復績效。
所以如果投資人想要從大盤高檔區開始定期定額投資ETF,以下有三個問題要先問
問自己:
1.當股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以接受買了一整年也不會有什麼行情表現嗎?
2.雖然長期投資還是會賺但自己真的不會恐慌性停損嗎?
3.就算通過了火盃的考驗但能意志堅定的在帳面價值腰斬的情況下不間斷扣款嗎?
假如以上考驗都通過,很確定自己能夠實現巴菲特長線價值投資的信念,在此時進
場ETF我認為可以把一年原本要進場的資金次數降成一半,預留一半讓自己在股災
來時有能力加碼,加快回到正報酬的速度。
▲以預計每月扣款1萬年扣12萬為例
假設單月(1.3.5.這樣)扣款會是年扣6萬,當股災來時除了恢復每月扣款1萬還會有6
萬用以指數每下跌10%的時候加碼進場(號稱是彼得林區打法)。
若是以每跌10%作為標準,6萬可以加碼6次,以2000年網路泡沫和2008年次貸風暴
標準普爾指數下跌33.34%與57.69%來看6次應該是夠用。請放心,所有長線價值投
資人在此時都會出來補貨,線圖上會有一根小小的紅棒。
▲回覆網友問我個人的規劃
有投資老師曾經建議過我2018年可以下場多累積實戰經驗,但我以為「空手」也是
一種經驗,而且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經驗。第一,如果是存股派基於資金使用效率與報
酬成正比的原因大概都是滿手股不可能有空手的時候。第二,長期來看多頭市場多
於空頭市場,空手其實是違背了投資的本質。
現在正處於本輪牛市的第10年,過了今年8月本輪牛市時間已經創下歷史最長記錄。
股市漲久了就會跌,跌久了就會漲,若景氣以10年為一個循環我認為我非常靠近人生
中的第一個空頭,若能在底部區進入股市比起其他投資人來說會相對輕鬆許多。
目前我手上已經沒有ETF了,第一是考量到我是在2017年開始持有ETF進場也算高點,第
二是因為預計轉換長線投資EFT標的,第三是因為我是主動型投資者若股災來臨EFT就
我而言並不是資金使用最有效率的地方,出清ETF是基於以上三個原因。我並不是宣揚
市場一定會怎樣但這是我的準備。
即使現在正處於貪婪的頂峰但歷史上最長的牛市還是可能持續,對此我個人對2019的
規劃仍然是空手,市場上關於投資理財的書籍大部分都是寫多頭市場下的操作,存股派
長期下來成本已經接近0又有現金流因此對空頭無所畏;投資期較短的的投資人有些拉
高了現金比例、有些轉進防禦型標的、有些拉高債卷比例,其實很多人都在做準備了。
等空頭來時我會一次性的把資金投入ETF,除了物廉價美之外關鍵在於一筆一次性投入
對於複利累積效果會優於分次投入。
💲若以每月投入1萬,投報率10%,投入時間10年計算。
總投入資金為120萬,到期本利為2,103,740萬(星展銀行定期定額試算)。。
💲若以單筆投入120萬,投報率10%,投入時間10年計算。
到期本利和為3,112,490萬(複利計算APP)。
同樣投入120萬單筆與分次投入10年後的績效相差約100萬。
以上是我個人的思考僅供網友參考。
#若有計算錯誤的地方謝謝告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