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FB看到一段留言,內容是這樣-
最近看了一些有關股票、投資的相關文章。
我了解到踏入投資這條路要有合適的心態與想法才能真正獲利,我想這是很重要的心法。
但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挑選值得投資的公司,我想這樣才是真正學會投資這門學問。
對於像我這樣的股市新手而言,我可以怎樣一步一步地邁向真的學會投資。
外面關於投資的書籍、網站、文章百百種,我應該如何做自己的學習規劃比較好
而不是花了大把時間摸索不是我這階段能理解、有幫助的,希望各位前輩能給我一些方向。
▲首先,我認為投資不算是一門學問。
如果投資是一門學問的話,那麼理論上那些金融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致勝機率贏該要比非本科生大很多。
而聰明又努力的人勝率增加則是邏輯上的必然。
然而事實上顯示不是如此。
我認為投資是一門藝術,而這門藝術需要懂得會計、經濟、心理學。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學。
因為對市場而言投資是一種人氣競賽,對自己而言投資是一種情緒與自負的控制。
無憂無慮的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有些人看到這心裡會想,我不會,我很謹慎,我會評估,我會停利停損。
我超憂超慮想很多。
其實我們都會。
例如,看著其他人輕鬆賺錢內心不愉快的感覺會降低原本該有的謹慎。
或是,我們總是很容易將動人題材與潛在高報酬聯想在一起。
在樂觀與悲觀間擺盪。
在輕信與多疑間猶疑。
在害怕錯失機會與害怕虧損間思考。
所以投資的第一課是先問自己,你願意為更有洞察力的思維模型付出到什麼程度?
那會決定你是什麼樣的投資人。
那會決定了你的投資書籍、投資策略與投資組合。
我把這位施主的留言拆解成3段,分別用不同顏色標註起來。
▲我了解到踏入投資這條路要有合適的心態與想法才能真正獲利
施主留言說他了解到踏入這條路要有合適的心態與想法才能真正獲利。
就我的了解想要投資致富應該有的二個心態,一是不求快,二是不求多。
求快、求多意味著容易讓自己追求高風險的標的或策略。
而事實上風險容忍度與成功投資完全對立。
👆這句話我讀了一年才懂。
高風險並非帶來高報酬,高風險意味著投資失敗。
這就是巴菲特為什麼說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
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不求快、不求多在行為表現效率上是低的。
而就鐘擺理論、回歸均線而言「時間的投注則是市場必然的結果」。
施主表示,他懂,那我們繼續看下去。
▲對於像我這樣的股市新手而言我不知道該怎麼挑選值得投資的公司
在對話中施主表白了他new到不行的身份。
讓我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老師👋雖然我才剛背好26個字母,但我很認真想要學好英文。
我的目標是多益黃金證照。
我現在很苦惱要如何在只懂26個字母的狀況下可以趕快考到990分。
當你剛背好26個字母時,你絕對不會舉手發問說,我要如何考到黃金證照。
你會了解到這是個白癡問題。
但同樣的邏輯發生在投資市場時你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急。
這就是投資市場神奇的地方。
你會在看似簡單道理的地方犯錯。
因為在市場要學會自控人性。
在市場求快、求多是人性,無關對錯,我們天生設定。
所以我說投資是一門藝術,因為能超越現實的事情才叫做藝術。
▲我不想花了大把時間摸索不是我這階段能理解、有幫助的
有句話要告訴施主。
當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你會得到經驗。
如果不能理解代表程度不足,那就往簡單方向移動閱讀。
市面上書籍、文章那麼多,你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
如果不花時間在不適合之中摸索經驗,又如何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與其外觀,不如內省到底要趕去哪裡?
有哪一種學習不需花上大量時間?
施主說他懂投資心法,我看來看去只看到他很想超車。
在我閱讀記憶中,每位大師無不在書海當中向下沈淪。
在紐約下雪夜的圖書館。
在一本本財報理論的原文書。
在翻遍各大高手blog。
在不斷進修再進修的課程。
每個人都花了大把時間摸索。
而我們所知道的巴菲特從11歲就開始浪費時間翻遍奧馬哈圖書館及父親辦公室有關投資的書籍。
我們都把向下沈淪當作向上提升的捷徑。
這位施主,浪費時間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學會浪費人性。
而浪費時間比浪費人性容易多了。
🎓那麼,投資新手應該從何開始
1.大量閱讀📚
在我的經驗中,沒有一本閱讀可以稱的上浪費時間。
⍟首先,大量閱讀可以培養耐性,耐性不是去7-11付了錢就有。
任何能夠大量閱讀的人起頭都是從小量開始。
而投資行為需要耐性、閱讀投資書籍也需要耐性。
我常常把同一本書看2遍、3遍,有時候是因為看不懂,有時候是因為看不熟。
每次讀的時候總能發現之前自以為懂的地方。
更棒的是不同程度的自己讀同樣的書會有更深刻的收獲。
⍟而且就算讀到不適合自己程度的書還是有幫助。
所謂不適合有二種,一是太難,二是太易。
太難的書很簡單,只要你繼續讀總有一天它會被你拿下。
當你拿下的那一天就表示你進步了,然後你會很爽。
雖然你還沒賺到錢,至少你會先賺到爽。
不過我想講的是太容易的那種,容易到你覺得這是騙錢的書。
我讀過2本。
有1本講了整本廢話的書。
讀完後我只想,可能我現在的程度已經到了能破解廢話的地步。
所以如果有人推薦這位作者的話他就會被我破解。
這是廢話書的收獲。
第2本是一位財經主播寫的。
如果投資書籍像是武功祕笈的話,他那一本大概把武當、少林、崑崙、峨眉、崆峒全都寫進去。
這很像你肚子餓,但一直在吃前菜的感覺。
你明明在吃可總吃不飽,妙的是還吃了很多種。
可我還是讀完了,因為我覺得這個女孩子的學習精神很棒。(而且人正)✌️
她從數字白癡到考進臺大EMBA畢業後又去北京光華繼續讀EMBA。
因為這本書我認識她,加了她的臉書。
她是這樣一個女孩,努力、樂觀、簡單、有目標。
雞湯再怎麼食之無味它還是雞湯不會是雞排。
而你的臉書上一定有很多雞排文。
好吃但多吃無益。
所以在我看來所有的閱讀都可以學到什麼,不要只想到錢而已。
那有點不善良。
而不知道浪費時間在閱讀上會有什麼好處的人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浪費過!
⍟大量閱讀可以幫助你在切入新領域時整合更快
整合是一種綜觀.點.線.面的能力。
他很難學,你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學。
因為沒有一門學科叫做整合能力。
可是整合能力卻是所有學科都需要的通識能力。
講白一點,整合能力就是一種看清。
而害怕並不會讓你虧損,看不清才會。
2.找出可信賴的老師組合3~5位👪
投資有風險,相信這件事也有風險。
對抗風險這件事的唯一方法就是分散風險。
分散風險的方法就是不要重壓。
不管你是存股族、0050派、美股ETF、基金操作、價值投資、成長投資,還是沖來沖去的沖哥。
要讓帶領你的人是複數,是combo,是combination。
會是套餐那樣,有漢堡、可樂、薯條、冰淇淋、沙拉。
他們將輪番上陣,讓你交叉比對使用。
至於信賴這件事。
請不要挑只談數字的作者。
挑些有廢話的書,要知道,有廢話我們才能知道誰是北七。
再來。
挑些有故事的人,從故事裡才能判斷他們是不是善良的人。
所以新手要做的是在挑持股組合之前先挑老師組合。
觀察這些老師的指標會是1.不是北七2.善良。
然後如果你看不懂誰是白癡,那表示你****)))
3.想試水溫時請從老師的持股名單開始📝
所以善良真的很重要。
誰知道各種釋出名單的動機呢?
除了善良,我找不到別的理由成立好意。
在不知輕重時就跟在知輕重的人後面。
我不是在說聽名牌。
我的意思是交叉比對你口袋裡那些老師的持股名單。
去看看重複的有哪些?他們的邏輯是什麼?把重複出現的公司拿出來研究。
這是降低新手上路風險的方法。
❤️最後,附上拉拉的歌-言不由衷🎶
不是因為施主言不由衷,是因為詞好。
容我為我們寫一篇禱文,
願你在投資的路上永遠安康,
願你在投資的路上懂得飛翔,
願你愛上投資之路 是不慌不忙 是心之所想,
也願我永遠善良🙏